“十五五”(2026-2030年)是中国2035年实现现代化的蓄势期,也是中国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转折期。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包括地缘冲突升级、中美博弈加剧等,中国制造企业需前瞻性研判社会经济技术发展趋势、谋划高质量发展路径、建立新质生产力、推进风险管理体系完善。
科尔尼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制造业面临三大趋势 。
趋势一:需求降速、产能过剩问题短时间难以改善,价格战仍将持续,但结构性机遇依存,高韧性企业将穿越周期迎来行业曙光。
趋势二:绿色低碳持续推进,企业绿色转型从短期主义的“供给侧控排”向长期主义的“需求侧高质量发展”转变。
趋势三:新技术从前沿研发到商业化应用提速,企业边创新、边应用、边迭代,推进产业转型;技术话语权集中化,将由资金雄厚、且愿意长期持续投入的企业掌握。
科尔尼认为,未来五年企业需将风险管理与效率协同、布局高潜力新业务、推进业务模式升级,从而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
产品升级迭代:从原来的现有产品性能、可靠性提升,转向智能化程度提高、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并向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等工业发展底层支撑元素突破转变,从根本性产业变革,推动产品附加值的提升。
如何构建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滕勇、王怿恺为科尔尼全球合伙人,曾凤焕为科尔尼大中华区合伙人
来源:企业管理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