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监管规则》”),就进一步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募集资金使用安全性及规范性等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监管规则》除了根据新《公司法》及独董新规等要求进行了规则适应性调整完善外,更是聚焦实践中各方关注的问题,对诸如募投项目变更的认定标准、募集资金现金管理的信息披露要求等进行了明确,对募集资金置换等进行了进一步规范。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1、对募集资金使用提出总体要求,强调应坚持专款专用,用于主营业务。2、明确超募资金应该用于在建项目及新项目、回购注销,不得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借款。1、明确募集资金用途改变的情形,包括取消或者终止原募投项目而实施新项目或者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变更募投项目实施主体或实施方式等,在此基础上强调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适用的罚则。2、强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他关联人不得占用募集资金,上市公司发现相关情形时应主动进行信息披露,防止变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3、对于募投项目需要延期实施的,应当及时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明确披露要求。1、规范现金管理行为, 强调不得用于购买非保本型产品、从事高风险理财。2、完善专户管理,强调开展现金管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也应通过专户实施。3、便利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强调上市公司应当及时提供或向银行申请提供相关必要资料,推动专户管理、三方监管制度落到实处。1、优化募集资金置换的规定,明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原则上应当以募集资金直接支付,以募集资金直接支付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以原自有资金支付后六个月内实施置换。2、明确募投项目出现市场环境重大变化等情形时的重新评估论证要求,引导公司密切关注募投项目进展,积极推进募投项目建设。1、针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保荐机构应发表意见,说明原因及前期保荐意见的合理性。2、强化保荐机构持续督导责任,规定保荐机构应及时开展现场核查,发现募集资金存在 异常情况的应及时、主动向监管机构报告。3、明确与相关上位法有关法律责任的衔接机制,促进中介机构勤勉尽责。由于前期独立董事制度改革中取消了独立董事对募集资金事项发表意见的要求,本次修订也删去了独立董事相关要求。同时适应《公司法》修订精神,相应将“股东大会”的 表述调整为“股东会”。
对于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监管一直处于逐步加强的趋势,目前上述规则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可结合公司募集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前熟悉了解以上新要求,围绕募集资金安全、规范、高效开展未来相关工作。??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