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一片GORE-TEX面料,年入360亿!幕后“组件之王”如何征服全球品牌?
最新动态
一片GORE-TEX面料,年入360亿!幕后“组件之王”如何征服全球品牌?
2025-11-052

在服饰行业,一片面料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将可靠保护、持久性能与穿着舒适融为一体,成为消费者无条件信赖的伙伴。

但在服饰产业链中,面料供应商历来扮演着“幕后角色”。不过,GORE-TEX品牌正在打破这一规则。

从迪桑特、凯乐石的硬核装备,到阿迪达斯、FILA的都市山野纽带,再到PRADA、MONCLER的高端基因,GORE-TEX科技面料穿梭于截然不同的风格形态,已成为各种生活方式中对于高品质与持久耐用性的共识。

近期,这位定义行业标准的“面料专家”主动走向台前,以主题为 “风雨也好玩” 的广告片与消费者直接对话。

 “风雨也好玩”,

面料品牌的叙事创新

征服自然、挑战极限,这样的热血叙事在过往并不少见。但GORE-TEX品牌发布的广告片,以“风雨也好玩”为核心主题,讲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随性玩乐的生活哲学。

广告片中,没有极限运动的冲击画面,而是聚焦于身着GORE-TEX产品的人们,在辽阔自然和都市环境中肆意舞动、拥抱风雨的场景。

传统“征服自然”的叙事更适配成熟户外市场的专业客群,而当下中国户外热潮正从专业探险向“日常轻户外”渗透。“风雨也好玩”的叙事恰好贴合都市年轻人“周末露营、城市漫步”的轻户外需求,将专业防护与日常乐趣连接,拓宽了目标消费者的范围。

更引人注目的是,影片创造性地通过演员人体相互支撑,与地面和水面倒影趣味性地构建GORE-TEX品牌标志性的菱形标识。这一独特设计,将抽象的科技符号转化为具象、可深刻记忆的视觉语言,把菱形吊牌从“成衣附属物”提升为“独立记忆点”。

在广告片的视觉呈现之外,品牌通过诗意文案道出核心理念:“风有风的玩法,雨有雨的玩法......风来玩风,雨来玩雨,玩心不改,风雨在我。”

这样的表达摒弃了热血征服感,展现出面对自然环境时随遇而安的悠然态度。从更深层看,“风雨”也象征生活中的逆境。GORE-TEX品牌通过“风雨也好玩”的表述,鼓励用户满怀热情对待生活,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快乐“玩耍”的乐观从容心态。

这背后,是GORE-TEX品牌角色的关键升维:从一个提供功能性保护的“装备者”,升级为一个倡导积极生活哲学的“陪伴者”。

硬核技术,

是与风雨“玩耍”的底气

敢于邀请消费者在风雨中“玩耍”,源于GORE-TEX产品层面极致的技术支撑。

GORE-TEX面料的里程碑式意义,在于它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兼具防风、防水、透气三大性能的面料。这三者的精妙平衡,共同指向一个终极目标:在各种环境下维持人体的热平衡,从而实现极为舒适的穿着体感。

具体而言,其薄膜微孔能有效阻隔外部雨水渗透,同时这些微孔又允许体内的汗汽顺利排出,保持肌肤持久的干爽舒适。

然而,GORE-TEX面料的卓越,远不止于一片薄膜,而是在于构建了一套从实验室到成衣、成鞋的全程品控生态系统,确保每一件挂有GORE-TEX菱形吊牌的产品都名副其实。

这一系统包含几个关键环节:持久的防护性能、超越行业标准的实验室测试,以及GORE-TEX品牌独特的双授权制,构成了其品质控制的基石。

这种对全价值链的深度管控,在行业中独一无二,将面料品牌的责任从“面料生产”延伸至“消费者穿着体验”,让菱形吊牌不仅是“技术标签”,更是“品质保单”。

这正是GORE-TEX品牌提出“保证使您干爽”承诺的根本底气,也是其有足够信心邀请消费者在风雨中尽情“玩耍”的坚实支撑。

一家神奇公司:

专注材料创新,年营收360亿

成立于1958年的美国戈尔公司(W. L. Gore & Associates, Inc.),用实力证明了“把一米宽井挖到一万米深”的能量。

从地下电缆、太空电缆、人工血管到其深耕数十年大名鼎鼎的GORE-TEX面料,戈尔公司用数千种创新产品,3100项独特发明改善着人们生活,也让这家地下车库小公司成长为美国规模最大的私有制公司之一,年营收达50亿美元(约合360亿元人民币)。

“没有传统的上司,没有层级”,却几乎年年上榜美国“最适宜工作的100个企业”。戈尔公司在商业世界是个特殊的存在。

GORE-TEX面料的诞生,源于一次意外。1969年,创始人比尔的儿子鲍勃·戈尔在一次实验中意外把材料拉长8倍,一种柔软而坚韧的全新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问世。被誉为 “世纪之布”的GORE-TEX面料应运而生。

近五十年的深耕,让GORE-TEX品牌不断筑高技术壁垒,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军者。从GORE-TEX PRO产品线的迭代节奏——2007年、2013年、2019年、2024年——不难看出GORE-TEX品牌在产品精进上的战略耐心与技术定力。

利他共赢的价值网络:

共造风雨玩家的安全感

与众多“隐形”的To B品牌不同,GORE-TEX品牌在用户心中存在感极高。

当用户想走进山野、拥抱风雨、突破围城、追寻自由,最踏实的安全感就是那枚GORE-TEX品牌的黑色菱形吊牌。

每一枚吊牌,都是GORE-TEX品牌对品质的承诺。1989年,品牌掷地有声地提出“GUARANTEED TO KEEP YOU DRY(保证使您干爽)”的承诺。至今,GORE-TEX品牌仍是行业中唯一敢于做出如此承诺的品牌。

原因何在?GORE-TEX品牌销售的不仅是面料,而是基于C端用户舒适科学的“风雨无阻的自由体验”,更是一整套与B端客户合力确保用户“最佳穿着体验”的高品质防护生态系统。

从严选品牌合作伙伴、与客户深度合作针对性研发设计、制定产品设计与结构指南、严格管控制造环节、量身定制测试体系,到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GORE-TEX品牌将价值链织成价值网络。

正如GORE-TEX品牌全球业务负责人Achim Loeffler所说:“即便我们是B2B的业务,我们也认为GORE-TEX品牌是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我们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可以帮助品牌合作伙伴设计正确的产品。”

中国力量崛起:

本土面料品牌的创新之路

当GORE-TEX在全球市场树立标杆的同时,中国本土功能性面料企业也在悄然崛起,中纺企协会员单位延京纺织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成立于2010年的延京纺织,位于苏州,是工贸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司专注于户外功能性面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工装和民用两大领域。

旗下拥有恒温恒湿复合厂、尼龙与涤纶数码印花厂,延京纺织致力于打造高防水透湿、防风透气、高耐磨、轻薄保暖、阻燃耐高温等尖端工艺,甚至拓展至核生化防护、电磁屏蔽、红外隐身等特殊领域。

与GORE-TEX品牌类似,延京纺织高度重视创新研发,与苏州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西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顶尖纺织高校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其合作成果已应用于孔子博物馆、冬奥服装、北京时装周、国家射击队射击服等重要项目。

更值得关注的是,延京纺织推出了自有面料品牌 “Dragon-Tex” 。该品牌如同一条巍峨的巨龙,融合科技与自然,全产品线贯彻绿色环保理念,使用可回收与可降解材料,探索少水染色、无水染色等环保工艺。

从GORE-TEX到Dragon-Tex,全球功能性面料市场正呈现出“国际巨头引领,本土品牌追赶”的双轨格局。中国面料品牌在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探索,预示着中国纺织产业正从“制造”向“创造”深度转型。

心智之战:

组件品牌的价值觉醒

当下消费品牌的心智之战,已进入白热化竞争的后期。但组件品牌的“心智”之战才刚刚开始。

GORE-TEX品牌的探索,本质是回答了“产业链上游如何创造品牌价值”的命题: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面料便不再仅仅是产品构成中的基础要素,而是跃升为差异化的核心价值,面料品牌也将从“被动的供应商”变为“主动的标准制定者”。

纵观商业史,成功的组件品牌不乏其例。例如英特尔(Intel)让消费者将处理器与电脑的“强劲性能”划上等号,杜比(Dolby)在音频领域建立起“沉浸式声音体验”的认知。

这些成功案例揭示了一个共同规律:组件品牌的心智建设,本质上是在教育市场何为“好”的标准。 它们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精准消费者沟通,将自己的品牌名变为品类代名词,甚至成为消费者决策时的关键考量因素。

这场心智之战,道阻且长,但也蕴藏新机遇——帮助消费者和行业,从另一维度认知品牌价值,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

当消费者为了“那片GORE-TEX面料”而选择一件服装时,品牌的菱形吊牌,正是这场变革的最佳缩影——它不仅代表着一片面料,更见证着品牌价值的觉醒与升级。

中纺企协



友情链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