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纺织服装企业的一系列反腐动态与行业部分新兴领域的诚信监管颇受关注。
在服装领域,越来越多企业加入供应链反腐行动,以“不合作”制度为核心,通过“黑名单公示+司法追责+行业协作”的模式,形成打击供应链腐败的合力。这种行业性的反腐趋势,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推动行业资源向廉洁、高效的企业和供应商集中,从而优化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提高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如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中乔体育铁律十条》,发布《员工关键行为标准》,并根据相关制度规定,于今年上半年发布了《关于终止与部分供应商合作的通知》,提出希望供应商合作伙伴围绕产品创新、质量与服务不断精进,与公司共建廉洁、诚信、互利、共赢的合作环境。
安踏集团设立“职业追溯机制”,深化制度建设,构建全链条反腐体系。安踏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赖世贤表示,诚信是安踏集团的底线。截至2025年8月,因严重舞弊触犯集团红线被辞退的员工74人;涉嫌违法犯罪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内外部人员46人,其中包含总裁级1人,总监级14人、经理级4人;追诉离职人员3人(因在职期间职务犯罪);违反诚信廉洁责任条款的舞弊供应商及合作伙伴45家,查处案件涉及违法犯罪金额约3000万元。安踏集团与“阳光诚信联盟”“企业反舞弊联盟”及晋江市民营企业诚正守护协会深度合作,共建跨行业涉腐“黑名单”共享平台,联合实施行业通报、永不录用、终止合同或拒绝合作等惩戒措施。
在纺织领域,绿色纤维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暴露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再生纤维领域,市场容量越来越大,行业产能扩张迅速,但存在造假现象频繁,给品牌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压力。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2025年1月、7月,分别有两家纺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弄虚作假,以原生丝充当再生丝,相关部门分别依法处以罚款40万元和10万元。
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诚信体系管理,还是相关部门对纺织服装行业市场诚信建设的监管治理,都将对行业经济生态产生深远影响,提醒企业必须坚守诚信底线,加强自律。一个企业不管拥有多少荣誉称号,拥有多强的市场竞争力,拥有多少高端机器设备和精尖人才,只要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诚信问题,丢了自身的诚信价值,那么也就等同于失去了企业价值。
良好的企业诚信管理,会促进企业吸引更加优质、诚信的合作伙伴,在长期合作中实现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维护树立企业和行业整体的公信力与信誉度,规范市场秩序,这是打造品牌企业、百年企业、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的功课,是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来源:廉洁安踏、爱乔丹、盛虹化纤营销等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