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李宁公布了2025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在本报告期内,李宁实现营业收入148.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7.37亿元,净利率保持在11.7%的水平。
凭借稳健的财务成绩以及市场信心的提升,李宁股价单日涨幅超过8%,达到近十个月以来的峰值。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0%,较去年同期微降0.4个百分点,这一变动主要受到直营渠道促销力度加大及销售结构变化的影响。同期经营现金流流入24.11亿元,EBITDA利润率为23.7%。
从产品类别来看,鞋类表现突出,实现收入82.31亿元,同比增长4.9%,占总收入的55.6%;服装类收入51.93亿元,同比略降3.4%,占比35%;器材与配件收入增长显著,同比上升23.7%至13.93亿元。中国市场继续贡献绝大部分收入,占比高达98.3%。其中,特许经销商、直营和电商渠道分别占46.5%、22.8%和29%。
上半年,李宁进一步优化渠道结构,总门店数达7534家。通过关闭低效直营店铺,公司有效控制了租金及相关摊销成本。在品牌推广方面,李宁加大体育营销与品牌建设力度,实现费用结构的灵活调配。据半年报披露,公司零售流水实现低单位数增长,渠道库存略有上升但仍处于健康水平,新品在线下流水中的占比达到84%,库存周转及库龄结构保持良好。
未来,李宁将聚焦女子运动、户外装备及青少年体育三大新兴领域,继续作为中国奥委会及体育代表团官方合作伙伴,并计划在下半年推出2026米兰冬奥领奖服,启动以冬奥为主题的营销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羽毛球业务正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受国内羽毛球热潮推动,其专业级高端球拍月销量突破10万支,该业务目前已占总收入的约7%。
李宁联席CEO钱炜表示,尽管线下客流有所下滑带来经营压力,公司仍持续推动渠道优化,淘汰低效门店并拓展优质门店覆盖面。此外,李宁还将积极探索新零售渠道,以延伸消费者触达、提升购物与产品体验。
有市场观点指出,与国际运动品牌因外需放缓和提见顶而增长乏力不同,李宁所代表的中国式增长更侧重于在内需市场中精准定位高粘性消费场景,借助渠道与组织优化抵御价格竞争,并通过体育资产强化品牌价值。尽管本次业绩未出现爆发式增长,但公司仍处于正确的发展轨道,以稳健步伐向前推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