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沉痛送别!王天凯会长音容宛在,风范长存!附中纺企协特别纪念篇《追忆》
最新动态
沉痛送别!王天凯会长音容宛在,风范长存!附中纺企协特别纪念篇《追忆》
2025-08-041

8月3日上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王天凯同志的遗体送别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 

王天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28日6时2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9岁。

他的一生与纺织工业紧密相连,曾任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副经理,陕西省经委副主任,纺织工业部科技司司长,中国纺织总会规划发展部主任,国家纺织工业局副局长,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副部级),中国恒天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党委书记(副部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副部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党委书记(副部级)等职务,并于2014年作为中国纺织业代表首次出任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

他十分关心企业改革和管理工作、关心企业家队伍建设情况,在担任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纺企协”) 第七届理事会名誉会长、第八届理事会会长期间,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和管理人才培养,促进行业管理经验交流推广,为加快提升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作出卓越贡献。



 挽 

 词 

沉痛悼念王天凯同志。

王天凯同志因病不幸离开了我们,我万分悲痛。

王天凯同志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卓越领导人,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纺织工业,他为新中国纺织工业的建设、发展、改革、开放、调整、升级,务实推进现代化纺织强国建设鞠躬尽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王天凯同志与我长期共事,是我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好战友。他一生勤奋刻苦、兢兢业业、求真务实,他为人真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无论是到基层调研,还是在单位内部工作,他都坚持平等待人,倾听不同意见。既坚持原则,又从实际出发,爱护同志、善解人意,促进和谐正气、维护团结进取,始终把落实党和国家所赋予的重任确立为最高目标和最重要原则。

王天凯同志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他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崇高遗志,学习他的优秀品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把建设现代化纺织产业体系的各项工作推向更新、更快、更高质量水平。

王天凯同志安息吧! 

——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原国家纺织工业局局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节选)



 追 

 忆 

追忆王天凯——一位深耕纺织的实干者

图片:徐国营  中纺企协原副会长

文字:谢立仁  中纺企协原副秘书长

与王天凯先生的交集,藏在时光的褶皱里,看似寻常却令人难忘。得知他离世那一刻,我万分感伤——曾经共同工作的片段和他务实的身影,瞬间涌入脑海。过去的一幕幕,如同纺机上未曾断线的经纬,交织成行业共同的记忆。


初识:走廊里的匆匆一瞥

1992年10月,我陪同时任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的付万才同志赴京参加国庆典礼。在纺织工业部走廊,初次遇到时任科技司司长的王天凯先生。他专注地看着手中文件,等候向吴文英部长汇报。正是那一刻的专注,将“王天凯”这个名字清晰地印入我的记忆。

七年后,付万才赴京参加五十周年国庆观礼,我再次随行。彼时王天凯先生已任国家纺织工业局副局长。短暂的握手寒暄仅数秒,然而命运已为日后更深的交集埋下伏笔。

原国家纺织工业局副局长许坤元(左)、王天凯(右)与吉林化纤集团原董事长付万才(中)在办公楼前合影留念。


共事:把管理刻进行业肌理

2002年,我调至中纺企协工作。2011年,王天凯先生接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并兼任中纺企协会长,成为我的直接领导。

他明确提出:一是企业管理协会要坚持“面向企业家,为企业家服务”的宗旨,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企业家联合会要得到企业欢迎,又不同于专业协会,更具自身特点;三是要着眼于对行业分析和判断,为企业家所想,为企业发展所为。

“企业管理协会的核心在于抓管理。”在王天凯先生推动下,协会探索设立“创新管理奖”,从行业内遴选、总结标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并向业界推广。从方案设计至评审流程,他均亲自指导。这一工作切实激发了纺织服装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力,多年来总结推广了上百项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企业管理创新案例,成为他留给行业的宝贵财富。

与劳动模范在一起

多次随同出差,方深刻体会其“务实”作风。一次赴四川合川,他自重庆抵达时已近晚间十点,下车步履略显疲惫。询问其是否劳累,他仅反问一句“你说呢?”,便径直步入会议室讨论产业转移方案至深夜。在宁夏考察粗纱全自动落纱技术时,众人随参观路线前行,他却于车间角落驻足,仔细观察机械臂的每个动作,不时抬腕计时,站立良久。当同行者杨峻(中纺企协原常务副会长)返回寻找时,我们在一旁静候,目睹他如学生实验般专注,深刻领悟到,所谓专业,便是将他人“走马观花”之事,做到“下马看花”的细致。

王天凯先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因时间冲突曾让我代为旁听过一次例会。会后我即赴安徽省望江县出差,期间接到他的来电询问会议情况,我依据记录进行了汇报。事后,我深感领导对工作的细致严谨态度,提醒自己以后需更加认真。


暮年:未曾褪色的牵挂

退休后,他担任行业智库专家,我亦退休,见面渐少,但牵挂未断。2023年冬于首都机场偶遇,他与夫人正准备前往上海,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临别时,他特意提及《常青树》一书——此书是我与他人合著,记述宁纺集团原董事长苏瑞广事迹,我签名后托中国纺织报原副社长徐国营转赠于他。话虽不多,对我的关爱和提点无异于当年。

今年7月28日,惊悉王天凯先生于当日清晨6点22分逝世。消息如寒冰入心,虽反复确认,仍不愿相信。告知中纺企协原常务副会长杨峻时,他回复“这几日心中总惦念他,果然……”,字里行间透出沉重。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德武闻讯悲从中来,与我追忆往事:2014年冬,王天凯先生出席天竹联盟千人年会,多次盛赞吉林化纤开创竹纤维新材料市场之先河。

福建省金纶高纤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宝佑来电时声音哽咽:“王部长当年为金纶提出的发展建议,如今已全部实现。多好的人,才79岁……”诚然,79岁对于一位仍在为行业奔走的智者而言,确实太早。

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然有些人的离去,令人如观一部未竟之作。先生虽逝,但他推动的管理革新、关注的技术进步、倡导的产业转型,早已深深织入中国纺织业的经纬。那些曾经共事的点滴,如丝如线在记忆中反复萦绕,提醒我们何为深耕,何为挚爱,何为不负此生。

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者、一位赤诚睿智的引路人。思念如海,教诲长存,愿逝者安息!

中纺企协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