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纺联”)正式启动《零碳纺织产业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起草工作,诚邀纺织行业内外的产业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参与,共同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为纺织产业园区的零碳建设工作提供一套科学、系统、实用的评价工具,提升园区零碳转型的成效。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园区绿色低碳发展,陆续颁布了多项政策文件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2000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科学技术部等部门发布的各类重要文件中,涉及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循环化改造、绿色园区、低碳园区等10余类示范试点园区。贯彻落实上述文件要求,纺织行业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形成了一批绿色低碳园区,取得了积极成效。
“双碳”战略实施以来,国家更加重视园区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的关键作用。2021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并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试点城市和园区给予支持”。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建立一批零碳园区。这标志着,园区将成为零碳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域。2025年3月,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可以预见,零碳园区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双碳工作的重点任务。
为深入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决策部署,积极推进零碳纺织产业园区建设,将是行业“十五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为此,在中国纺联的指导下,由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和产业园区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牵头起草《零碳纺织产业园区评价技术规范》。该标准能够为园区提供科学指引,指导园区科学开展零碳建设工作,实现园区零碳转型目标。
二、标准的目标
(一)标准预期目标
明确零碳园区的定义:确立零碳纺织产业园区的概念及其相关专业术语,确保理解的准确性与应用的一致性。
明确评价方法和指标:构建一套科学且实用的零碳园区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确保评价体系科学实用和评价结果合理可信。
建立独立评审和认证机制:建立独立的评审机制和认证机制,确保评价报告真实可信、认证程序合理公平,增强标准的公信力。
制定标准的实施指南:制定标准实施指南或管理办法,确保标准应用规范有序。
建立标准的持续改进机制:构建一套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流程,在推进标准应用的同时,通过定期审查并更新标准内容,以反映技术进步、法规变更以及市场需求的最新动态。
(二)标准预期作用
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打造零碳园区的工作部署,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助力服务行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引导和规范行业零碳园区建设:本标准旨在合理引导园区科学开展零碳园区创建工作,帮助园区在零碳园区建设进程中及时识别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成效。
促进行业园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本标准的实施应用为契机,围绕零碳纺织产业园区建设的服务需求,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助力园区及其企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提升园区的环境绩效:通过规范零碳园区的建设,助力园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改善自身的环境绩效,及时防范或化解潜在环境风险。
三、参与方式与要求
中国纺联诚挚邀请所有在纺织服装行业具有影响力和技术实力的产业园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社会团体积极报名参与,共同为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参编意义
提升自身影响力。目前,纺织行业尚无关于零碳园区评价的相关标准。本标准的制定具有较强的引领性和创新性。作为本标准的起草单位,能够提升自身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促进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本标准起草单位,园区管理机构能够全面系统理解零碳纺织产业园区建设整体流程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统筹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践,进一步提升园区企业的绿色竞争力。
提高自身服务或产品的竞争力。作为本标准起草单位,企事业单位能够全面系统理解零碳纺织产业园区建设任务和服务需求,有助于,改进自身产品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享受政策补贴和招投标加分。当前,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加大对企业制定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奖励。同时,企事业单位在参与相关领域的招投标时,也会因此获得加分。
(二) 参与方式
根据《关于下达<《分梳绵羊毛》>等5项团体标准计划项目的通知》(中国纺联科函〔2025〕18号),《零碳纺织产业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纺联社会责任办公室和产业园区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和中国纺织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牵头起草。
为高质量完成本标准编制工作,确保标准更具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现公开征集部分单位参与标准起草工作,详细信息请下载征集通知。请自愿报名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填写《中国纺联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申请表》,并于2025年4月30日之前,将盖章纸质文件寄送指定地址,电子文件发送指定邮箱。
申请表应同时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盖章件各一份。盖章纸质版文件寄送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8层815室,杨蕊(收),13810405698。电子版请发送到邮件:sdg@ctic.org.cn。我们将根据标准起草需求,确定参与单位和人员名单,并报送中国纺联标委会秘书处。
(三)参编单位要求
征集范围:设立有管委会的纺织产业园区,以及行业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基本条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近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能够为标准制定工作提供人员、资金、技术等支持,并参与或支持标准试点工作。
能力要求:
(1)在拟制定标准所覆盖的特定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基础,如零碳工厂建设、低碳园区建设、绿色园区建设等,且处于领先地位。
(2)指定参与起草人员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能力,熟悉标准化工作流程,能够积极承担、合作完成起草工作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起草单位和人员数量:原则上,起草单位数量不超过20个,每个单位指定1人参与起草工作。
(四)联系方式
中国纺联产业园区工作办公室
荣 鹏(16218107777)
白丽敏(1339196683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