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量体技术的服装定制化系统可实现1分钟量体、2分钟出版;以3D增材立体印花机为核心的立体印花工艺采用水性浆料,聚焦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具备感知、存储、传输、执行等功能的智能纤维产品将陆续进入大众视野……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纺织鞋服产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动能。
在近日举办的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产融对接会(泉州纺织鞋服行业专场)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孙以泽作主旨报告,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鞋服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
谈及当前纺织鞋服产业发展现状,孙以泽介绍,纺织鞋服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涵盖纺纱、织造、染色、制衣/制鞋、成品检验和包装等环节,工艺链长、产品种类繁多。中国运动鞋服产业规模占全球60%以上份额,是纺织工业中成长性较好的板块。“但也要看到,当前行业中高端产品需求旺盛、产能不足,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此外,还存在人工技能工序多、劳动强度高、人工/单机的离散制造等问题。若要适应全球市场变化和国内消费升级的需求,亟需新质生产力赋能纺织鞋服行业发展。”孙以泽如是说道。
聚焦纺织鞋服产业的技术创新,孙以泽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关键专用基础件的创新。二是短流程、高效率技术的创新。三是在纺织专用设备和智能机器人领域加快创新步伐。
孙以泽提出,要促进纺织鞋服产业链深度融合,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在高端化方面,要发展具有高强耐磨、吸湿排汗、特殊功能等优异的纺织材料,可结合智能可穿戴设备(如压力传感织物、织入式柔性元件等)等,运用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运动竞技等领域。
在智能化方面,要提升国产纺织装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例如,设计阶段数字化可运用服装CAD、染料中控等;制造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可运用DNC、OEE、设备管理等;企业管控数字化网络化可运用MES、ERP、APS等;物流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可运用标识解析系统、IoT系统等;售后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可运用淘宝、京东等,形成智能装备、智能系统、智能车间/工厂、智能服务、智能产品等。
在绿色化方面,要推广绿色纺织纤维、无害化纺织面料等原材料;要开发绿色加工技术,优化配备高效装备;要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建立绿色循环体系;要构建低碳标准体系,完善绿色发展服务平台。
孙以泽建议,未来要聚焦建设运动鞋服全产线信息模型,建立跨工序共融共管系统,为传统运动鞋服产业实现智能制造、建设数字化工厂提供可复制推广的模式。
来源:中国消费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