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纺织服装行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
最新动态
纺织服装行业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干劲!
2025-03-063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亮点满满,如首次提出“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稳住楼市”首次写入总体要求。此外,《报告》还提出了今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包括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纺织服装行业代表委员聆听并认真学习了《报告》内容,关于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技能人才培养等内容引起热烈反响。


谈民营经济发展:坚守与创新 

《报告》多次提到“民营企业”“民营经济”,如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报告》明确提出‘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尤其通过提请审议《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释放了法治化保障信号,这让我们感受到制度性支持的坚定决心。”全国人大代表、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斌对《报告》中支持民营经济、扩大开放的内容感受深刻。

《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还特别提到要“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扩大发债融资规模,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分类帮扶支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支持企业家专注创新发展、敢干敢闯敢投、踏踏实实把企业办好”,这些特别具体的、民营企业最需要的政策让企业家代表委员更踏实、更有信心、更有方向。

全国人大代表、临清三河纺织集团总经理宛斌表示,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改善了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特别是传统实体产业的一份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产业发展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全国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履职两年来,已提交了13份建议,主要围绕丝绸纺织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以及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创新等议题。

《报告》还提到“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反内卷”在纺织服装行业已成共识,本质就是坚决规避低质量同质化竞争。作为晋江经验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安踏一直走在心无旁骛坚守主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的路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表示,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潜能和优势,精心选择发展赛道,实现错位发展。


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解决发展痛点

《报告》强调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表示,《报告》中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这对推动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意义十分重大。一方面,要用品牌牵引纺织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创新;另一方面,要用纺织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来赋能品牌成长。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恒新纺织有限公司恒盛分公司教检工冯丽朝深切感受到政府对制造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她说,智能化升级能让纺织行业借助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绿色化转型则助力践行环保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将有助于纺织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我将秉持使命担当,始终将目光投向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推动相关政策精准落地、有效实施。”屠红燕表示,将不懈努力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更为优越的创新生态和发展空间,助力其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


谈人工智能:期待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是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之一,尤其是DeepSeek在全球爆火后,人工智能技术更加受到关注。今年的《报告》也强调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同时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服务商,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全国人大代表、迪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立华备受鼓舞。他表示,《报告》中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于纺织服装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其核心在于新技术的融入。在AI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行业迎来了全新的机遇,DeepSeek等技术的出现显著降低了AI应用门槛,使AI落地应用更为广泛和便捷。若企业能够充分利用AI技术,就能推动产业升级和迭代发展,AI将重塑企业的未来格局,谁把握了AI这一风口,谁就能引领行业发展潮流。

丁世忠也非常赞同利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发展,他建议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适用于传统产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解决方案。他认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抓手,也是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全国人大代表、依文集团董事长夏华谈到,《报告》提出,要推出一批既懂产业又懂数字化的 “双懂” 企业。“我觉得我们可能就是这样的双懂企业,我们也期待为产业打造一个双懂平台。”夏华兴奋地说。此次,她也带来了关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白鹭投资集团董事长邵长金表示,《报告》紧扣我国实际,为高质量做好今年的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等,都为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


谈消费:国货当自强

《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从促进居民增收、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消费服务供给、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系统部署。同时明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从增强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和韧性层面,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梁勇建议进一步扩大棉花消费,有效抵御国际市场对我棉纺织产业的冲击与风险,保障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国际竞争力。一是将棉制品纳入消费补贴范围。二是将消费补贴与品牌建设相结合。通过电视、网络、社区宣传等多种渠道,开展针对纺织服装品牌消费的宣传引导活动,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培养国货消费观念,培育国产纺织服装品牌消费的良性循环生态,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丁世忠认为,应从供需两端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具体而言:一、国货品牌要心无旁骛做好产品,主动承担起从供给侧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需求的重任;二、通过政策赋能优质国货品牌的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以“质价比”为抓手提升国货品牌意识,助力更多质优价实的国货品牌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三、加大市场监管特别是网络平台监管,加强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保护,严厉打击相关违法犯罪行为;四、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加强社会保障,改善预期。

国内体育产业蓬勃发展,全民健身热潮将马拉松、自行车、网球、铁人三项等赛事热度推到空前火爆的境地,也随之产生了马拉松经济和跑步消费等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报告》提出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政府“搭台”和企业“唱戏”形成合力,特别是专注实体商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企业,更应主动创新,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


谈民生:以人为本

《报告》中列举了在教育、就医、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具体举措,邵长金表示,在民生方面,逐步解决人民群众在教育、就医、养老领域的后顾之忧,使群众“敢消费”,提升美好生活质量,这也有利于促进国内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

《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 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冯丽朝表示,《报告》中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强调,更让大家充满期待,这意味着未来纺织行业将拥有更多的培训与提升机会,不断精进自身技能,为纺织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华宇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师王晓菲表示,作为从纺织一线成长起来的技能人才,她听到《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倍感振奋。这对激发产业工人干劲儿与创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分配导向,精准回应了技能人才的发展诉求。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赞皇县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崔雪琴关注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人才培养,以及如何让纺织非遗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她还关注民营企业的人才问题,提倡未来在国风服饰中用好自己的面料,出台相关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样品部长兼工会主席李承霞表示,《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这令产业工人感到振奋、备受鼓舞。

未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各项有效建议提案的落地,相信专业人才培育会向着产教研融合的方向全力发展,让培育产业工人的“蓄水池”更满、竞争力更强。

?
?
中纺企协综合整理



友情链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